本詩是詩篇中最長的一篇,正如第1的義人不斷默想律法,如何引導與影響他生命的每個面向。當118提到義經歷上帝的拯救,現在他需要透過律法來重塑生命的秩序。本詩依照希伯文二十二個母分段,每段8節採用同一字母為首字,有助於記憶與學習。我是否渴望將上帝的話藏在心裡?如何讓上帝的話,從頭腦進入內心深處?

本詩是詩篇中最長的一篇,正如第1的義人不斷默想律法,如何引導與影響他生命的每個面向。當118提到義經歷上帝的拯救,現在他需要透過律法來重塑生命的秩序。本詩依照希伯文二十二個母分段,每段8節採用同一字母為首字,有助於記憶與學習。我是否渴望將上帝的話藏在心裡?如何讓上帝的話,從頭腦進入內心深處?
本詩不僅是猶太人在越節與住棚節所唱的詩歌,早期教會更將本詩用於主日敬拜。因為「這耶和華所的子」常用來指基督的復活。新約作者也非常喜歡引用本詩後半段的經文,證明耶穌是彌賽亞(約28次)。我曾否因上帝的拯救感到驚奇?我如何回報上帝的救恩?
本詩是出埃及讚美詩的最後一篇。詩的前半段描述個人如何經歷上帝的拯救,並提供感恩的理由(5-18節)。後半段是在群體敬拜的處境,進行感恩的儀式(19-28節) 可能是君王帶領百姓進入聖殿時所唱的詩。我是否曾經有過被圍困的經驗?上帝如何幫助我突破困境?
詩篇 116 全篇以第一人稱單數禱告,在慶祝逾越節時,希望將列祖出埃及的經驗應用在「我」身上,以便將自己看作出埃及的當事人。當我在領聖餐時,如何記念上帝的救恩?我要如何報答上帝的厚恩?
詩篇114篇強調上帝的權能超越受造,115篇主張,一切榮耀都當歸給上帝的名(詩115:1)。114篇提到上帝的百姓成為祂的新造,115篇則稱他們為「以色列家」 、「亞倫家」與「敬畏耶和華的人」。拜偶像之人與敬拜上帝的人,最大的分別在哪裡?
本詩與其他讚美詩不同,因為詩中並無「你們要讚美耶和華」的標誌用語。但本詩明顯提到出埃及的歷史事件,以此作為歷史典範,傳達被擄百姓渴望再度經歷上帝的拯救。我是否相信上帝拯救的能力,將再度帶來世界的更新與改變?
本詩與詩篇111篇相互呼應,它反映出被擄歸回的百姓對律法充滿熱忱,也強烈委身於耶和華。本詩特別呼召人敬畏上帝,使他們的生命彰顯上帝的 本性與作為,並造福群體。義人如何反映上帝的美德?上帝如何透過我的生命造福我所在的群體?
詩篇111篇與 112篇都是按照希伯來文字母為每節首字的字母詩,此類詩多用於教導。兩詩都提到上帝的「訓詞」、「命令」(詩111:7, 112:1);並有智慧詩的明顯特徵(詩111:10,112:1),如:敬畏耶和華、智慧、 聰明,義人與惡人的對照。111篇強調耶和華的作為,112篇則是描述敬畏上帝之人的行動與生活,如何反映耶和華的本性。我是否對上帝的作為感興趣,並且認真研究與考察,從其中認識上帝所要教導我的智慧?
本詩經常為新約作者所引用。由於耶穌以本詩闡明自己的神性(太22:42-45),新約作者也常用本詩解釋耶穌是復活的彌賽亞(來7章:林前 15:25;弗1:20),因而早期教會常在基督升天節的儀式中引述本詩。本詩是由兩個先知的神諭組成。耶穌復活升天後,已成為我們慈悲忠信的大祭司,我們如何在祂裡面經歷生命的更新?
本詩的核心部分是語氣強烈的咒詛詩,使人懷疑說話者真是敬畏上帝的 聖民嗎?然而,就像《申命記》的咒詛(申28:15-68),提醒百姓不守約的後果,詩篇中的咒詛也讓受壓迫者有宣洩情緒的機會,並相信正義終得伸張。當我無故受人欺壓時,心裡有什麼感覺?我會向誰求助?我想說些什麼?
本詩是由大衛兩篇金詩的後半段組成(詩57:7-11,605-12)。這兩篇詩原本是個人性哀歌,如今卻應用在新的處境中,以鼓勵後代聖徒效法大衛在困境中倚靠上帝。當我的生命遇到困境時,前人的經驗能提供我們什麼鼓勵與安慰。
本詩與前兩篇(詩105,106)都屬於詠史詩。當詩篇106篇47節懇求上帝「拯救我們,從外邦中招聚我們」,本詩則是這個禱告的回應。目前我正面對哪些困難的情境?我期望上帝以什麼方式來拯救我?
詩篇 104 篇記念上帝的創造,105篇則記念上帝揀選亞伯拉罕,帶領以色列進迦南的歷史。詩的首尾都邀請百姓讚美上帝,期望他們藉由默觀歷史 事件,來記念上帝的信實守約。宏觀舊約歷史,讓我對上帝的應許有怎麼樣的認識?這應許對我有何意義?
本詩與詩篇 103篇的開頭與結束,都採用同樣的呼籲:「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全篇以現在進行式重新描述創世記第一章的創世歷程。近期内,你是否觀察到自然界的變化?在大自然中,如何讓你對上帝有進一步的認識?
本詩常用於感恩的操練,「記念」是《申命記》中的關鍵字,不僅是指記憶,也包括下意識的態度與傾向。由於人對上帝與祂的恩惠總是健忘,因此,詩人要不斷提醒自己當記念什麼,因為這是守約的先決條件。近期內,我曾經歷上帝哪些恩典?請列出清單,逐一感恩。
本詩寫作的目的,不僅是為當代的百姓,也是為「後代的人」與將來受造的民(18節),他們都在等候上帝的應許實現。而上帝百姓當前的處境就如標題所言:「困苦人發昏的時候,在耶和華面前吐露苦情。」在我們的社會中,有哪些人是窮人、被囚之人與將死之人?上帝國度的應許能提供他們怎樣的盼望?
當詩篇 89篇質疑,被擄是否代表上帝廢棄大衛之約(詩89:39)?詩篇 101至104篇的大衛之詩推翻這種想法。這四篇大衛之詩強調大衛之約並未廢止,大衛的後裔將興起,也就是彌賽亞君王的盼望,而耶和華作王也保證新的大衛將出現。本詩強調這位新的大衛君王將忠於上帝的律法,「完全」是君王當行的道(2、6節),也是君王應有的準則與委身。我如何管理我的內在生活?我的內在生活如何影響我的外在生活?
詩篇 100篇是這系列耶和華作王詩(詩93~100)的高潮。本詩與 95 篇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詩都包含開始的宣召(詩95:1-2,100:1),也鼓勵百姓稱頌上帝(95:2,100:1-4),兩詩都提到立約的概念與牧者的比喻(詩 95:6-7 100:3)。我的敬拜是基於心情,還是對上帝的認識與信念?我是否因著認識上帝的本性,以及上帝與我的關係而敬拜祂?
本詩的開頭與詩篇96篇相同,呼籲敬拜者「向耶和華唱新歌」,「新歌」在舊約出現七次,都是為了慶祝上帝得勝的救恩。結束也與96篇最後一節相似,期待上帝以公義審判世界。本詩也持續推進耶和華作王的主題,不僅慶祝池過去在立約子民的作為,如今仍在聖民中工作,將來更要以公義審判世界。
在詩篇96篇的結束,表達對耶和華作王的期望,97的開頭則是這期望的實現:耶和華作王,要來審判全地與萬民。當默想帝將要審判世界,我的感覺是快樂、期待,還是懼怕、逃避?為什麼?
本詩將耶和華作王的範圍逐漸擴展到普世性,敬拜的對象也隨之擴展。詩的前半段(1-6節)呼籲百姓敬拜上帝,並說出美的理由(類似詩篇95篇)。詩的後半段(7-13節)則將敬拜者展到民中的萬族,甚至是整個受造。這世界在哪些方面需要經歷上帝的審判與更新?救恩會為個人、集體與世界帶來怎樣的新秩序?
在東西方的教會儀式,經常以本詩為開場的宣召。本詩的前半段(1-7 節上半)三度以「來啊!」呼召人進入敬拜(1、2、6節),後半段(7-11節) 則勸勉敬拜者當聆聽上帝的話。在集體敬拜時,我們如何稱頌上帝?能否體會與我們的關係?
本詩沒有明顯提到耶和華作王,卻提到耶和華是「審判世界的主」(2 節),因為審判是君王的本職功能。無論是社會的不義或國際的強權壓迫,上帝如何站在弱者的一方?
詩篇93至100篇被稱為「耶和華作王」的詩篇。這些詩慶祝有一天耶和華將要作王統治全地的末世性事件,本詩就是還組詩的序言。詩的每一句開頭都提到「耶和華」這立約的名,以五重陳述耶和華王權的特徵。雖然全詩僅有五節,卻表達出恢宏的氣勢。詩中出現兩種聲音:在第1與4節,領詩者以第三人稱描述耶和華是怎麼樣的一位上帝,而第2、3與5節則是詩班直接用第二人稱向上帝歌頌。目前我的生活中有什麼讓我不安的事?注目於上帝的寶座,能否帶給我安定與穩定的力量?
約翰叁書是約翰寫給該猶的一封信。本書信中,「真理」出現五次(3、 4、8、12),若1節的「誠心所愛」也譯為「因真理而愛」,就有六次;「愛」 也出現兩次(1、6節),可見,真理與愛心乃是這封信訴求的重點。現今大部分教會有駐堂的牧者,接待遠來牧者的機會少了。但我們有按真理和愛心關心牧者嗎?
在新約書信中,約翰貳書與叁書(含腓利門書),在格式上和長度上,和第一世紀一般的信函最相似,都是單獨寫在一張蒲草紙上的信函。本書信的背景與約翰壹書一樣,所關注的主題也類同,談論真理與愛心的問題。真理與愛心不能偏執於一端,你渴慕追求真理嗎?你與教會的肢體有建立相愛的關係嗎?
13節把約翰寫這封書信的目的表明了,就是要叫讀者對「自己有永生」有確據。因此,我們可從整卷書的內容,歸納出重生生命的表現,藉此可檢驗信徒是否已重生。讀完了本書後,你對自己的得救有把握嗎?若你已確定重生了,你常靠主得勝的生活嗎?
這段經文仍屬第三循環,進一步講到,信心是重生者的生命表現。信心的本質,重點不在感覺,而在內容。正確的基督論,就是重生者應擁有的信心內容,就是信耶穌是基督(1節)、是上帝的兒子(5節)。水、血和聖靈都見證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是上帝差來世上的救主,你願意傳揚祂的救恩嗎?
這段經文仍屬第三循環,講到愛心是重生者的生命表現。同時,「我們住在上帝裡面,上帝也住在我們裡面。」出現三次(13、15、16節),強調重生者愛弟兄時,會與上帝更加親密。愛上帝與愛弟兄不能切割,目前在教會中有誰是你無法去愛的人?你願效法主去愛他嗎?
從這段經文起,進入第三循環,再次講到基督徒的生命,直接表現在愛心(4:7~5:2)與信心(5:3-12)上。在這7-12節中,出現了三次「彼此相愛」(7、11、12節)。上帝就是愛,從上帝生的人,也必擁有愛的生命,活出愛。你信主以後,有活出愛嗎?
第二循環在道德上或行為上,檢視重生者生命的第一個表現是「行義」(2:29~3:10),第二個表現是本段經文的「愛弟兄」。「愛」字在約翰壹 書裡出現了五十一次,可見其重要性。彼此相愛及遵守主的命令,是禱告蒙應允的祕訣,你在教會是獨行俠?還是與人有連結?
從2章29節到4章6節進入第二循環:從上帝兒女的身份,檢視重生者生命的表現與特徵。你有想過:成為上帝的兒女是蒙了上帝何等的慈愛嗎?你常為有上帝兒女的身分感謝祂嗎?
重生就是上帝賜給我們永生(25節)這樣的人能與上帝相交。但與上 帝相交還必須建立在真理之上(21節),其中真理的核心就是基督論。我們若要與主密切相交,信仰的內容很重要,特別是基督論,你願意更渴慕地追求真理嗎?
在本書三個循環論重生的主題上,這段經文像是插入語。前段講到收信人的背景和寫信的原因;後段勸勉收信人不要愛世界。你常被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所困擾或轄制嗎?願你能靠主勝過這些軟弱。
雅各說:信心與他的行為並行(雅2:22),重生的人也必然會有新生命 的表現。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與上帝相交的人,就是重生之人會有順服與愛弟兄的表現。你的心中還有長久記恨的人嗎?願能效法十架上的主耶穌,以上帝的愛學習饒恕他們。
約翰壹書以三個循環的「螺旋階梯」結構,重覆地講述重生得救的人會有的生命表現。正如5章13節所說的:「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上帝兒 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向主認罪」是重生之人一生都 會有的生命表現!你近來曾為哪 一些事向上帝認罪嗎?
身在哥林多的保羅寫帖撒羅尼迦後書,期盼帖撒羅尼迦教會為他們代禱,因為彼此正有志一同,興旺著福音。雖然兩個教會,前途都滿有險阻,但保羅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合意向上帝求,主的道依然會傳開來。我願為別人代求,也願請別人為 我代求,以基督忍耐面對惡者挑戰。
保羅建立帖撒羅尼迦教會,日後不停裁培他們,離開他們後,費心思寫信安慰,並差派同工去探望。保羅希望信徒,終能守住正道、站立得穩。堅固的工作需有上帝、屬靈父母、初信者三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上帝差派人守望我的成長,我也願意守望他人成長,使聖道薪火相傳不絕。
主耶穌再來的日子,沒有人能準確預言,因此應留心辨明末日預言,判定其真偽。判定末日預言的真偽,必須根據聖經,離開了聖經,任何信念或理論,皆非末世真理。基督必要再來,雖何時來無法預測,但也不能因此認為基督不來了。
帖撒羅尼迦教會所受的逼迫尚未止息,且信徒中仍有錯誤觀念需要導正,因而保羅與同工們再次寫信堅固才建立不久的教會。我們關懷初信者的需要,也應像初代使徒那樣鍥而不捨、堅持到底。初信者與屬靈父母,一同在主裡成長,末世必與三一上帝同得榮耀。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信徒活出信望愛的人生,絕非口號,其具體內容,分述如下:以愛成全彼此和睦、以信落實上帝旨意、以望祈願全然成聖。所有基督徒皆應活出信心的功夫、愛心的勞苦、因盼望而有的忍耐。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雖然基督再來的日子無法預測,但信徒卻不會錯過這個日子,因為信徒隨時預備迎接基督的再來。有如聰明的童女,預備了油在器皿裡,並且手拿著燈,隨時準備迎接新郎(太25:1-12)。信徒不應醉生夢死,應披戴基督、警醒操練信望愛,迎接基督再來。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保羅曾在雅典打發提摩太北上三百公里,前往帖撒羅尼迦慰問信徒。提摩太南返後,與保羅在雅典以西的一百公里之哥林多會合,且捎來激勵人心 的帖城教會近況,同工們活了起來。基督必再來,引領人唯一要求是把人引到基督面前,而不是自己面前。
保羅為帖城信徒不住地感謝上帝,因為信徒落在百般的苦難中,仍能守住基督信仰。同樣,當苦難臨到我們身上,我們也應不停感恩,因為世上一 切都會消逝,唯有聖道永存。當生命進入挑戰,經歷艱難險阻,若能彼此守望代禱,就不至於成為孤兒。
帖撒羅尼迦教會信徒明白,福音事工有了豐碩成果,絕非徒然!因教會得以建立,信徒得著引導,不僅是因上帝驗中、賜與福音團隊事奉權柄與聖 靈大能(1:5),而且也是由於同工們無私地付出。而無私的付出有三項特質:討主喜悅別無他求、溫柔如母愛心乳養、嚴正如父勸戒囑咐。因有屬靈父母無私付出、守望與栽培,初信者才得以在基督裡成長。
對保羅的團隊而言,人生中最值得感恩的事,並非獲取成就、擁有財富、身心健壯,而是看見信徒在百般的困難中,屬靈生命仍能成熟、長大。為讓基督得著安慰與榮耀,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太 10:8)。
耶利米書第五十二章是耶利米的秘書巴錄針對耶路撒冷被毀的事件所做的附錄。上帝的心意不是刑罰,而是憐憫;唯願我們能趁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相近的時候求告祂。
耶利米對列國的審判,以巴比倫作最後收尾的審判預言。有關巴比倫的結局,也可對參考13~14章的經文。世人無法推倒的惡勢力,卻在上帝預定的時刻應聲倒地,因為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屬祂。
巴比倫帝國迅速席捲整個近東國家,在他國力最強盛的時期,也進入倒數計時的階段。我們難以想像,亡國的以色列竟然可以被擄歸回;代表強權的巴比倫最後卻消逝在歷史長河!
上帝藉著耶利米,對敘利亞、基達和夏瑣諸國,以及以攔發出預言。當強權興起,席捲遍地,百姓遭殃、受到波及!上帝仍與困苦人同在,願施恩在他們當中。
我們從耶利米對摩押的預言中,感受到驚心動魄的場面,同時也瀰漫著一股哀悽之情。上帝曾使用摩押女子,成為大衛的女先祖,上帝仍在這個亂倫民族的後代中,預備祂的恩典。
耶利米書47章接著論到非利士。非利士的位置就在今日的迦薩走廊,以色列的西邊。非利士人曾見過上帝的榮耀,也知道祂勝過他們的主神大袞。可惜他們頑梗、不願接受真神。
耶利米書46章到51章是對列國的預言,這些內容讓我們看到,公元前六世紀近東的國際局勢。「埃及」是古時以色列人求助投靠的盼望,卻往往在關鍵時刻令他們失望!
耶利米對住在埃及地的猶大民發出警告,我們卻看到住在埃及南部巴忒羅的男女老少挑釁耶利米,公然頂撞上帝的話。求主保守我們,不要一再悖逆向我們施恩的主,免得我們重蹈覆轍,讓自己落在審判中!
從公元前八世紀以來,古埃及一直是南國猶大諸王面對亞述、巴比倫外敵入侵時,優先考慮結盟的國家。當禱告後,發現上帝的帶領不合我意,我是學習放下自己,還是推翻上帝的旨意?
我們難以想像約哈難這群人先前信誓旦旦,表達真心誠信的態度,竟在短短十天後產生劇烈的轉變。人汲汲營營為自己安排一切,最後卻落入自己一手編織出來的網 羅,愈想掙脫,捆綁愈緊!
亡國的教訓方在眼前,約哈難一行人仍執意走他們自己的路。他們跟西底家一樣,假意求告上帝,至終還是選擇自己想要相信的版本。我們是否在禱告之前,已經有了預設立場,不管上帝的心意如何,定意走自己的路?
巴比倫帝國並未斬草除根,他們讓基大利成為省長,治理自己的同胞,原本逐漸安定的生活,卻因一場政治陰謀再掀波瀾。願那在世上遭遇國家社會動盪的人,在黑暗的前景中,看見從主而來的公義之光。
耶39:13-14 簡要地提到耶利米如何從皇家護衛院被提出來,這段經文則更進一步描述耶利米當時的遭遇。在動盪不安的世代人人自危,政權移轉也可能發生在一夕之間,唯求上帝在人的國中掌權。
每一場危機都可以成為轉機,上帝給西底家最後一次機會,問題是:西底家把握住了嗎?禱告不是逼上帝作出改變,而是改變自己;禱告不是推翻上帝的旨意,而是調整自己。
約雅敬死後,兒子約雅斤作王不到三個月,就被巴比倫王尼撒另立約雅敬的兄弟西底家為王。尋求上帝的幫助不是我們最後選項,而是第一選項。不要等禍到臨頭,才想抱耶穌的腳求助。
這章經文讓我們看到耶利米請巴錄記錄預言的始末,從約西亞到當時已歷經二十三年的內容。與上帝對的人,不僅無知,且不了解預先提出的警告,原是為了領我們悔改。
對比南國末後諸王一再違背律法,國內卻有一群過著游牧生活的利甲族,恪守先祖的遺訓,世世代代不越界。上帝喜悅因祂話心存敬畏、活出誡命的人;卻不喜悅將祂話當成標本,框起來作裝飾的人。
出爾反爾的西底家為自己招來上帝改變心意的命運,因為「清潔的人,上帝以清潔待他;乖僻的人,上帝以彎曲待他。」(撒下 22:27;詩 18:26) 。因遇見急難而假意悔改,真心欺騙,非但逃不過上帝的鑒察,也會為自己招來惡果。
耶和華曾以天上繁星、海邊浩沙,告訴當年還沒有子嗣的亞伯拉罕,將來他會成為「多國之父」,祂的應許必然應驗!人與人之間的承諾,會隨關係而產生改變,但是上帝與我們之間的立約,卻是安定在天。
當耶利米把一式兩份的契約交給巴錄保管,他的心不是看到此刻的燎原戰火,而是上帝的榮光充滿,於是他忍不住開口稱頌上帝!面臨國家氣數倒數計時的耶利米,在幽暗中看見晨星。願我們在末後世代也有先知的眼光。
耶31-33章被稱為「安慰之書」。隨著亡國時間逼近,耶利米採取信心的行動,以此見證上帝的應許不會落空。信是未見之事的確據。願我們在困境中都有信心的眼光,穿透眼前的烏雲密布,為主作見證。
先前上帝預告,以法蓮為首的北國後嗣蒙恩;緊接著也預言,南國猶大同蒙主的帶領。這段經文預告「新約」,整本聖經只出現一次。感謝天父預備更美的約,以耶穌作我們的中保,使我們成為天父上帝的「真以色列民」。
這段經文頻頻出現「回轉」(16-19、21、23節),可譯為回頭、與復興。它讓我們看到以色列浪子回頭,重回父親懷抱的溫情畫面。上帝的管教不是出於恨,而是出 於愛。拔出之後是撒種與栽種,不是毀滅而是希望。
這段經文我們彷彿看到一幅畫面,上帝在遠方等候迎接百姓的回歸,以祂的慈愛吸引著他們回到應許之地。天父的愛不是讓我們「曾經擁有」,而是給我們一直擁有,且會天長地久。
從這章開始耶利米向即將為罪被擄服刑的百姓,預告上帝恩典的及時雨。上帝沒有要置人於死地,而是要讓人置之死地而後生。願生命中的流淚谷都成為泉源地。
這段經文主要描述耶利米託西底家的兩位特使,以利亞薩和基瑪利送信給被擄至巴比倫的百姓,吩咐他們順從上帝的旨意,落地生根。當我們遭遇管教,願我們相信這背後有天父的愛,願我們虛心學習祂給我們的功課。
耶利米以軛作為象徵的警告,在列國的大使與南國猶大的君王和百姓看來,不但是觸霉頭,而且有損國家形象。上帝不容褻瀆,凡冒用上帝名字為自己的話背書的人,應當悔改,免得落入審判之中。
耶利米以軛作為象徵的警告,在列國的大使與南國猶大的君王和百姓看來,不但是觸霉頭,而且有損國家形象。上帝不容褻瀆,凡冒用上帝名字為自己的話背書的人,應當悔改,免得落入審判之中。
耶 26 章的經文追溯至約雅敬當王年間,耶利米在聖殿前的講道。因主在我們裡面活!求主幫助我們面對外在逼迫或患難仍能靠主剛強,站立得穩。
杯,在先知文學中常被用來喻指上帝烈怒的審判(賽51:17:51:7;結 23:33-34)。17節提到的「杯」原文是單數,象徵從上帝而來公義的審判,將傾倒在列國當中。歷史不是強者的歷史,而是上帝的故事,祂在列國中施行審判,為要叫人尊祂的名為聖。
這章信息帶領我們回到約雅敬王第四年(公元前 605 年),那年中東世界興起了一位叱咤風雲的人物一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我們常站在原地等候上帝向我們施恩,殊不知上帝等候我們已久,希望我們先回轉向祂。
這是一段深入探討假先知特徵的經文。他們在南國末年形成一股黑暗的勢力,左右政治風向,帶動一股虚妄的社會風氣。願我們領受上帝的心意,接受道的修剪(約15:2-3);而不是自己裁剪上帝的話,來合我們的心意。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猶大諸王多行不義而受審,然而上帝仍堅定大衛之約,興起公義的苗裔,他的名必稱為「耶和華一我們的義」。我們很難靠自己締造公平正義,唯有呼求上帝的國度降臨,使真正的公平正義臨到。
這一段內容主要針對大衛後裔猶大諸王的警告,並且預言這些君王的下場。上帝讓居高位有權柄的人,不是以享受榮華富貴為目的,乃是以行公義、好憐憫為準繩。
西底家是南國末代君王,他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派了瑪基雅的兒子巴施戶珥向耶利米求助。擁有權力或位居高位的人,容易陷入剛愎自用,只聽好話、拒聽真言的盲點之中。
耶利米的預言實在令人震撼,以致於聖殿總管巴施戶珥惱羞成怒,對「烏鴉嘴」耶利米動粗!當我蒙受不白之冤,心灰意冷的時刻,千萬不要輕言放棄。主都知道,祂會看顧與安慰。
耶利米成為上帝差派的導覽員,帶著參加這趟「輕旅行」的團員,從哈珥西下到欣嫩子谷,再回到耶路撒冷的聖殿。上帝的審判尚未來到,並非祂忘記或遲延,而是祂預留悔改的時間,為要領人回轉。
耶利米的講台,是上帝指示他站立宣講之地。先前是在聖殿前,這次是在城門口。我是否常把與主相會的時刻,放在優先次序的末位?在我心中,祂的地位是否不如名利金錢?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當我們面對一群是非不分,真假不辨的百姓,我們是否仍堅持傳講真理,毫不退縮?我們的事奉不單是尋求人的肯定,最重要是主的肯定。願我們能忠於託付,在艱難中堅持下去。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上帝吩咐耶利米不可娶妻生子,預示接下來的戰亂,將使百姓好像未曾婚娶生養一般,孑然一身。生命的旋律有喜悦的音符,也有悲傷的音符,但是天父賜下恩典的主旋律不會消失。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耶利米為南國猶大的代求,並未蒙上帝的應允。南國猶大的惡貫滿盈,使得上帝必須聲明,即或是摩西和撒母耳求情,也於事無補。我們服事是討人的喜歡,做在人前;還是討那呼召我們的天父喜歡,做在主前?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南國猶大遭逢旱災的可怕景象,全因他們「離棄活 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2:13)耶利米不顧上帝制止,不斷為罪人禱告,來自於他深刻體會到無人能面對上帝公義的烈怒。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耶利米是第一手接收從上帝而來訊息的人。他是「煤礦坑裡的金絲雀」,用他的迫切情詞,向陷入危險的百姓發出警告聲。苦難是上帝的傳聲筒。出於天父的管教於我們有益,為要使我們學習祂公義慈愛的律例法則。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耶利米為上帝的「產業」作哀歌,這產業就是南國猶大的百姓。他們對上帝不忠,也使他們所在的產業被蹂躪。上帝知道如何『廢地利用」,讓一塊原本已經失去地利的心上,重新領受恩典的栽種。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上帝遭到背叛,與百姓之間的立約遭到破壞;耶利米自己也遭到背叛,亞拿突的鄉親父老準備密謀殺害他。事奉是一場又一場的爭戰,我們需要呼求主的幫助,使我們可以靠祂爭戰得勝!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這段經文出現一個重要的關鍵字,就是「約」(耶利米書11章2-4、6、 8、10節)。我們看到猶大百姓的背約,以及背約帶來的後果。 我們都不喜歡三心二意的人,更何況信實的上帝,豈能縱容一再背約的百姓?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上帝是創造天地萬物,也是審判列國的上帝。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屬靈的人體察上帝的心意,但也能感受天父為子民悖逆的憂傷。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這段延續前段先知的歎息,讓我們看到耶利米固然義正辭嚴地責備猶大民,但他仍為他們的罪悲傷,唱出哀歌。徒有信仰外貌,卻無敬虔實意的人,最容易自欺。求主保守我們,不落入自我感覺良好的假象裡。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百姓的無知和悖逆,來自南國為首的宗教人士與領袖,以謊言蒙蔽百姓的心。對上帝話語愈熟悉的人,應當是更多因上帝話語戒慎恐懼,謹慎自守的人。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所有的金屬都是經過試煉和考驗,顯出純淨的品質,然而上帝的子民,卻是在試驗中,暴露出銀渣的劣質。生命中遇見的考驗,是祢煉淨我們的火焰。願我們在其中不會淪為銀渣而是成為精金。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這段經文細數南國猶大的罪惡,第9及第29節重複出現:「我豈不因這些事討罪呢?豈不報復這樣的國民呢?」行禮如儀的信仰,使人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卻忘記遵行上帝的話才是真實的敬虔。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先知在異象中看見災難即將來臨,他心急如焚地傳告神諭:轉頭快跑!回頭是岸!奈何百姓依然硬心。我不願糊塗無知,不曉得主的旨意。求主保守我的心不隨波逐流,而是察驗主的心意。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這段經文最常出現的兩個關鍵字,就是「背道」和「回來」。前者原文出現五次(6、8、11-12、22節) 後者出現達七次之多(1、7、10、12、 14、19、22節)。求主讓我在人生旅途中不會失迷,即或走錯路,也不會忘記回家的路。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對救恩的遺忘是一種忘恩負義,假裝失憶的結果,是為自己招來更沉重的審判!當我面臨抉擇時,尋求上帝的心意並順服是我唯一選項嗎?還是自動跳過的一項?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我們都害怕上帝公義的審判,這段經文清楚地讓我們看到:上帝的子民被審判是因為背叛!我是否在上帝以外,另外挖了許多池子儲存我滿滿的慾望,沉溺其中卻更加枯乾?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
先知耶利米出生在祭司家族,他住在祭司村亞拿突(參書21:8),距耶路撒冷東北方約四公里處。他雖年輕又勢單力孤,但上帝告訴他不要懼怕。上帝不會呼召人又不賜下幫助,主必將扛起重責大任的恩典,賜給祂所揀選的人。千萬別錯過今天的晨星時光喔!